趣享课后服务时光!阿拉善各地校园活力满格~
新学期伊始
阿拉善盟各中小学
全面落实 “双减” 政策
从教学创新、管理创新、实践创新出发
精心打造形式多样
独具特色的课外服务项目
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添彩

每周五下午课后,阿拉善左旗第八小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该校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延时服务活动。学校打破年级界限,采用“走班”制,让学生依据兴趣转换场地,参与各类社团活动。

从活力四射的课桌舞社团,到挥洒汗水的运动社团,阿拉善左旗第八小学充分契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置了26个社团,涵盖艺术、体育、手工、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掘潜力的平台。“这学期,我学会了好多新技能,在编织社团,我能亲手编出漂亮的小物件,特别有成就感。”六年级学生李欣雨高兴地说。


阿拉善左旗第八小学党支部副书记王晓倩表示,特色延时突破了班级、教师和学科的限制,实现校内“走班”上课,既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让学校的教育生态更加多元、健康。


阿拉善右旗直属第二完全小学着力构建“基础+特色”课后服务体系,设置马头琴、葫芦丝、编程等特色课程,常态化开展书法练习、绘画创作和阅读书籍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平台。

“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小学社团活动和体育大课间,丰富社团类型,除现有的艺术、传统文化和手工特色课程外,增设科技类社团,满足学生的多元兴趣。”阿拉善右旗直属第二完全小学校长王沨说。

在阿拉善孪井滩学校,每天下午七年级学生放学后,都会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完成作业,各科老师针对学科内容因材施教,随时答疑解惑,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举措,为 “双减” 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范例,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该校七年级一班学生李涛说:“学校严格把控初中作业时长,并及时给予我们课后服务,父母不用为我的作业操心了,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近日,阿拉善高新区第一小学举办了“社团超市”招新活动,各社团通过设立特色展板、现场介绍社团活动等方式,招募新社员。招新活动共推出合唱团、篮球社等30个多样化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后服务选择,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

阿拉善高新区第一小学副校长石峰说:“开设社团超市,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项目,并现场报名,增强了他们的体验感、参与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阿拉善盟各中小学不断优化教育生态,充分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构建“课内+课外”育人体系,打造“1+1+N”课后服务课程,共开设了体育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6大类400余个社团,推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互促共进,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平台。

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建海表示,将充分挖掘学校资源潜力,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强保障、上水平”,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全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程一哲 伟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