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书包”赋能乡村振兴

《锡林郭勒日报》2025-03-21 14:46

  在苏尼特右旗,“红书包”既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如今,苏尼特草原上,“红书包”正在从马背上的精神火种,成长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引擎。

  在苏尼特右旗“红书包”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的直播间里,德力格尔朝克图正在售卖当地牛肉,他不仅是该基地的负责人,也是苏尼特右旗桑宝拉格苏木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书记。2023年,巴彦乌拉嘎查注册“乌兰包嘎骑”商标,成立牧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条“红书包+畜产品”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的新路径。线下,他们帮助牧民对接供应链销售农畜产品;线上,助推产品入驻多个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各类牛羊肉产品超百万元。去年,苏尼特右旗“红书包”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被评为第九批全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现在基地有60多名志愿者。主要是帮助牧民剪羊毛、卸饲料,谁家需要帮忙就到谁家开展志愿服务。”德力格尔朝克图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红书包”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巴彦乌拉嘎查牧民吉布哈在“红书包”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的帮扶下,获得了就业岗位,成功脱贫。如今,他家有100多只羊、8头牛,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我的生活帮助很大。”吉布哈感慨地说。

  从马背上传递知识的初心,到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红书包”已经成为苏尼特右旗的一张闪亮名片,目前拥有200多支队伍,覆盖该旗各苏木镇、嘎查村(社区)。

  苏尼特右旗桑宝拉格苏木党委书记苏恩保尔满怀热忱地介绍道:“今年,‘红书包’志愿服务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紧密结合浑善达克沙地治理这一生态重任以及草畜平衡政策的精准落实,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最接地气、最温暖人心的方式,将政策关怀传递出去,让牧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触摸到政策的温度,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希望与改变。”  (杨爱娟  杜小龙)

责任编辑:刘晓君